經文:詩篇136篇;帖前5:18;路17:11--19
弟兄姊妹,一年一度的感恩節即將到來,我選了一首《我感謝》的小詩,作為今天講道的序曲。為了讓這首詩歌在我正式講道前營造感恩的氣氛,請大家一起朗讀:
感恩每一滴水,它把我滋養;
感恩每一枝花,帶給我芳香;
感恩上帝,牧養我靈命;感恩教會,磨礪我成長;感恩朵朵白云, 編織我夢想; 感恩絲絲陽光,托起我希望。感恩父母, 給予我生命; 感恩老師, 讓我有知識;感恩助我之人,使我感受善良;感恩害我之人,讓我堅持信仰。生活在感恩中和諧, 感恩讓生活美麗;生命在感恩中豐盛, 感恩讓主道弘揚。
在《圣經》中,神將希伯來人最美的詩歌留個我們。其中《詩篇》100篇、136篇、138篇、107篇讓今天的我們懂得感恩的意義和價值。對于感恩,一般來說一個蒙福的人而言,感恩是一件很自然的事。例如,挪亞離開方舟,隨接作壇感恩耶和華拯救了這個家庭,給了人類繼續生存的機會。(創8:20)《圣經》也給了我們一種超然性感恩,這種感恩不是因為得著了,才去感恩的。雅各的兒子,約瑟就是在經歷苦難中向神感恩的。約瑟對他們說:“不要害怕,我豈能代替神呢?20從前你們的意思是要害我,但神的意思原是好的,要保全許多人的性命,成就今日的光景。21現在你們不要害怕,我必養活你們和你們的婦人孩子。”于是約瑟用親愛的話安慰他們。(創50:19-21)
在人看來,約瑟年輕時遭遇如此多苦難,都緣于哥哥們的出賣。但約瑟知道,自己所遭遇都是出于神,詩39:9因我所遭遇的是出于你,我就默然不語。不僅饒恕哥哥們,還在饑荒年中養活他們,以愛報恨。
在新約中,保羅也不是因為得到神祝福而感謝神的。《羅馬書》第八章的內容大家非常熟悉。他告訴羅馬教會的同工,他經歷了“患難”、“困苦”、“逼迫”、“饑餓”和“赤身露體”。弟兄姊妹,我要知道這些事對于保羅而言不是最害怕的。最害怕的就是“危險”和“刀劍”,甚至死的威脅。即使這樣,他還是告訴我們,誰能使他與基督的愛隔絕呢?他表達了向主耶穌的感謝。因此,保羅在《以弗所書》5章20節中說:“并要為所有的事,奉我們主耶穌基督的名感謝父上帝。”以及在《歌羅西書》3章15-17節、《希伯來書》13章14-15節所告訴我們的。
神借著這一切在提醒我們,要我們一生都要做一個知恩、感恩、報恩的人。亞伯拉罕,雅各等是希伯來人感恩的典范,今天的以色列民族沒有忘記曾經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一批批猶太人在上海等地方得到中國人保護。每一次去以色列,老百姓對我們的友好。
弟兄姊妹,感恩的內容涉及到我們人生的方方面面,從肉身的需求到精神層面以及靈命的需求。無一不在感恩中,甚至詩篇中的咒詛詩,也讓我們看到,一開始,從一個人在所遭受到的境遇中由內心發出的苦毒和怨恨,最終到與上帝的交匯中發出的感謝和贊美。
感恩節快到了,我們要感謝什么?我們感謝的主體是什么?一個基督徒的人生應該是感恩的人生。
我們為什么要向上帝感恩?這基于三個原因:上帝的“赦免”、“醫治”和 救贖”。
弟兄姊妹,我們生命存留的真正價值是什么?《圣經》說:人若賺得全世界,卻賠上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處呢(參太16:26)。生命是高于一切的,沒有生命的存在,一切將是虛空的。但是,與生命緊密聯系在一起的,那就是讓有限的生命在感恩中釋放出比生命更重要的就是信仰。我們必須明白,物質的東西只是我們肉身所需,它不可以延續我們的生命。弟兄姊妹,當人類選擇悖逆神的時候,人就出現了二個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罪的問題和死亡的問題,而這二個問題又是任何物質東西都不可替換的。《詩篇》103章3節的經文就告訴我們誰解決了我們人生中這個靠自己的能力無法解決的問題,3節說:“他赦免我所有的罪過,醫治我所有的疾病,他救贖我擺脫死亡。”祂赦免了我們所有的罪,意味著神不再定我們的罪,祂用自己的寶血遮蓋了我們的罪,看我們為義人。祂醫治了我們所有的疾病,意味著祂用祂的全能醫治了我們肉身和靈性的雙重疾病。祂救贖我們脫離死亡,意味著祂替我們死在十字架上,祂勝過了死亡,而我們因祂擺脫死亡,承受永生。
我自己也經歷了疾病的痛苦,在經歷中那份痛苦、那份無奈,只有經歷的人才能品味到其中的味道。但,我一位至親一樣的同工,她在經歷疾病折磨的時候,我陪著她,為她祈禱。她讓我感恩的,就是在疾病中向神感恩,把自己完全的交付給神。并且,她不僅從感謝中獲得了神的醫治,同時,獲得醫治后的她,開始了又一次的獻上,在神學院攻讀教牧本科。這就是一個曾經經歷疾病折磨的人向神表達的感恩。
弟兄姊妹,英國作家薩克雷說:“生活就是一面鏡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你感恩生活,絲絲陽光溫暖與你同在;你不去感恩上帝,只知一味地去怨天尤人,那么,最終可能的是一無所有!
一個常感恩的人,懂得感恩的人,說明他是有一顆謙卑、良善的心;不去感恩的人,必是目中無人,驕傲自大,自以為是的人。常感恩的人,是喜樂的人,神人喜歡的人,日子過得愉快的人;反其道,也就是說不常感恩的人,是苦惱的人,悲哀的人,陷入人生黑暗的人。
因此,在教會的生活中,眾圣徒的感謝和頌贊,就是這教會信仰的精華所在!
弟兄姊妹,人若在順境中感恩,在逆境中怨聲載道,這種信仰是淺薄的,就如同墻頭草一樣。你是不是有真正的信仰,乃在于你所遭遇的事,無論好或壞,差與對,你都能接受。神希望我們能像保羅一樣:常常喜樂,不住的禱告,在任何環境中都要感謝。這是神為你們這些屬于基督耶穌的人所定的旨意(參帖前5:16-18)。弟兄姊妹,保羅在這里使用了“旨意”一詞,是要告訴感恩是沒有先決條件的,即使是在人生的低谷,甚至面臨死亡,也應當向神發出感恩。因為只有向感恩,你的生命在感恩中發出奇妙來。保羅也努力來實行“凡事感謝”的功課。
曾有人這樣寫到:“我要為軟弱感謝上帝,因為它是學會體恤別人的基礎。我要為失敗感謝上帝,因為它是邁向將來成功的踏腳石。我要為疾病感謝上帝,因為它是人生樂曲中美麗的休止符。我要為陷入逼迫感謝上帝,因為讓學會了在逼迫中的人生味道。主耶穌說:為義受逼迫的人有福了。
英國有句警言這樣說:“感恩是小德,忘恩是大惡;受恩牢牢記,施恩當忘記。”
感恩、報恩是《圣經》的教導,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中有投桃報李之說,所謂“投我以木瓜,報之于瓊瑤~~投我以木李,報之以瓊玖”。我國第一部編年史史書《左傳》中銜環結草、以報恩德的故事。秦漢初期,韓信不忘漂母的一飯之恩,三國時期諸葛亮為感劉備三顧茅廬之德鞠躬盡瘁都成為千古傳送的美談。弟兄姊妹,古人有云:“滴水之恩,須當涌泉相報”。愿我們真正做到懂得并踐行感恩。
主耶穌是非常關注感恩問題。路加福音17章將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感恩信息。
耶穌醫治了十個大麻風病人,但內中有一個見自己已經好了,就回來大聲歸榮耀與神。
又俯伏在耶穌腳前感謝他。這人是撒瑪利亞人。
這兩節經文是核心內容――一個被主醫治和救贖的外邦人應有的美好心靈和美好行為。
1、“大聲”是傳揚,讓更多人聽見;“大聲”是贊美;“大聲”是用心靈和誠實向主發出的感恩。
2、“俯伏”是順服主的表現;“俯伏”表示遵主為大。“在耶穌腳前”是與主相親。
神的兒女,應知恩圖報。用身、心、靈來順服主、贊美主、敬拜主、感謝主。
在感謝中有順服,有委身,有親密,有行動。這是我們在感恩中所獲得的。
希伯來人的感謝與中國人的感謝,在表達方式上不一樣。中國人是比較含蓄一些,一般不愿意在嘴上或肢體語言去表達。特別一些的感謝,我們往往請人吃飯等等。但是希伯來人,或者今天的猶太人,他們的感恩是直接的,是從內到外的。圣經中的大衛王的感恩,就是唱歌跳舞來表達的。我南通同工張培生牧師和在香港的猶太人一起去以色列國家。當飛機平安降落在特拉維夫機場的時候,猶太人鼓掌感謝上帝,感謝整個機組人。在同一飛機上的中國人,也隨著鼓掌。
弟兄姊妹,2017年我們第一城基督教堂值得感恩的有許多,但主要有7個方面。教堂裝修工程已基本完成;
2、信徒奉獻沒有基本保持年初計劃的沒月在15萬左右;
3、邀請海外牧師來本教堂確保3個月有一次;
4、人才招聘工作獲得領導肯定,2名神學畢業生工作獲得信徒認可。
5、教堂檔案獲得三星級稱號;
6、省宗教局10萬元已到賬;
7、與中國最大的民間基金會--愛德基金會已開始合作。
弟兄姊妹,愿我們在基督里面成為一個有生命的感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