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詩篇第13篇
弟兄姊妹主內平安!
今天和大家一起分享詩篇第13篇。這首詩是以色列國王、詩人、軍事家大衛(wèi)的詩。他是以色列王國黃金時期最著名的詩人,就在《圣經》中他留給我們許多的詩篇。弟兄姊妹對詩人大衛(wèi)和他作品有著深刻的感情,因為他的詩篇給我們人生許多的幫助。詩篇第13篇,雖然大家不是很熟悉,但是,這首詩對于今天的我們在生活與生命中的幫助依然非常。
一、嘆息 詩人大衛(wèi)面臨“四面楚歌”,他向耶和華神發(fā)出了深深的嘆息。他嘆息的第一方面,就是“你要忘記我要到幾時呢?”從他的口氣中,是神把他忘記了。其實,在我們經歷許多苦難的時候,往往和大衛(wèi)一樣,沒有深刻反省自己,卻責怪我們的神。大衛(wèi)在沒有真正成為以色列國王的時候,他的虔誠和他的行為是相得益彰的。詩篇23篇,詩人說: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至缺乏。弟兄姊妹,從這詩的口氣中,大衛(wèi)對耶和華的確認是明確的,而且他把自己放在需要牧者牧養(yǎng)的羊的身份上。展示了他與耶和華神之間的密切關系和對生活憧憬。那么,詩篇13篇1-2節(jié),詩人大衛(wèi)從側面告訴我們,他與耶和華的關系在這階段出現(xiàn)的冷漠,并且把出現(xiàn)的冷漠責任加在耶和華的身上。其實,我們可以從這二句詩中,可以看到大衛(wèi)經歷冷漠的原因,是因為自己看不到自己出現(xiàn)的軟弱,他這種軟弱首先表現(xiàn)在他對于耶和華神的依靠和贊美等方面的缺少,甚至出現(xiàn)真空的現(xiàn)象。今天的我們也是這樣。成功的時候;順利的時候;有所作為的時候,我們的毛病往往是得意忘形,目中無人。我們都知道,耶和華神是幫助我們的神,當我們自以為是的時候,我們的神會隱藏起來的。大衛(wèi)成為以色列國王以后,自以為是的事情經常發(fā)生,因此耶和華神在大衛(wèi)自以為是的時候隱藏了。同時,當大衛(wèi)自以為是的時候,他的敵人就蠢蠢欲動,不僅如此,而且選擇機會攻擊大衛(wèi)。弟兄姊妹,我們也是這樣的。但,大衛(wèi)比我們聰明多了,因為他看到了自己目前的光景是那樣的糟糕,向耶和華發(fā)出了聲音“要到幾時呢?”“要到永遠嗎”。說明大衛(wèi)已經知道自己的光景非常不好了。這個嘆息可以說是詩人的無奈中的絕望吶喊,他的目的就是來感動耶和華神。其實,這個嘆息,也是反映出大衛(wèi)降服耶和華的一種祈禱前奏曲。今天的我們,在經歷苦難的時候,往往不如大衛(wèi),口頭上的堅強讓我們失去了耶和華的幫助。我們在神的面前,應當是和盤托出的,把自己的真實情況來向耶和華表明自己的降服。弟兄姊妹,大衛(wèi)說耶和華把他忘記了,你們說耶和華會忘記嗎?我們這些做父母親的會忘記自己的孩子嗎?不會的。即使有忘記的,耶和華神卻不會忘記我們的。當然,我們作兒女的,如果我們犯錯了,神管家也是理所當然的。“主所愛的,他必管教。”關鍵的問題,我們不要以為神忘記我們,而是神暫時向我們隱藏。他第三個嘆息,就是“掩面不顧”。說明大衛(wèi)的內心已經非常著急了,認為神現(xiàn)在隱藏不顧全他的死活了。其實,我們的神在管家他的同時,也是對大衛(wèi)信仰上的大考驗。弟兄姊妹我們要做的就是在苦難中向神禱告,不管禱告是否蒙神悅納,禱告必須堅持。第四個嘆息,就是大衛(wèi)個人的籌算在憂愁中無法實現(xiàn)。一個人的痛苦,莫過于自己目標的落空。這種嘆息幾乎占了我們嘆息次數大部分。當然,大衛(wèi)的籌算一定是大事,但是這些大事得不到神的祝福。
說到嘆息,有一個哲人認為,如果人的生命只有2分半的話,嘆息就占了1分鐘。弟兄姊妹,其實我們一天到晚算一下,嘆息的次數真的不少。神人摩西在詩篇九十篇中禱告“我們經過的日子,都在你盛怒之中;我們度盡的年歲,好像一聲嘆息。我們一生的年日是七十歲,若是強壯可到八十歲;但其中所矜夸的,不過是勞苦愁煩,轉眼成空,我們便如飛而去。”(詩九十9-10)我們的一生的年歲看似漫長,實則短暫;看似繁華矜夸,實則勞苦愁煩。兒時在父母的殷切期盼中拼命求學,青年時在社會的處境下謀生賣命,老年在疾病和孤獨的摧殘中熬度殘生。我們度盡的年歲,會是什么呢?房子?車子?票子嗎?這樣的人生真好像一聲嘆息。
說起嘆息,保羅還說,甚至整個受造之物都伏在虛空之下(羅八20),一同嘆息,一同受生產之苦(羅八22)。我們觀看這原美麗的自然環(huán)境,在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大背景下,忽略了科學發(fā)展,忽略了對大自然的敬畏,被我們人的貪婪一點點去破壞,美好的自然動植物生命被肆意掠殺之時,我們自然而然地會發(fā)覺整個世界里的受造之物其實都在一同嘆息,一同等待一個美好的時刻。很多時候,很多事物已經嚴重影響我們,使我們不得不對一些官場發(fā)生嘆息;對于人與人之間的冷漠,使我們不得不嘆息;對于教會中存在的評頭論足他人的做法,使我們不得不發(fā)生嘆息;對于口口聲聲說愛心的人,面對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竟然漠不關心,使我們不得不發(fā)生嘆息;對于有歌唱能力的弟兄姊妹,在教會呼召中沉默,使我們的心不得不發(fā)生嘆息。其實,這些嘆息不能造就教會,也不能有利自己的生命。從一定意義上說,這是人活在虛空之下的必然。但就是這樣活在虛空之下的人,卻能因著神的憐憫而能得著那靈的幫助。“我們本不曉得當怎樣禱告,只是那靈親自用說不出來的嘆息,為我們代求。”(羅八26)
所以,親愛的弟兄姊妹,當我們遇到嘆息的時候,要像大衛(wèi)一樣從嘆息走出來,向耶和華發(fā)出禱告,讓禱告代替嘆息,讓圣靈的嘆息,使我們的禱告更加迫切。
二、禱告 大衛(wèi)在嘆息中,向耶和華發(fā)出了祈禱,這是他信仰從嘆息走剛強的關鍵。嘆息,是我們人生中無法逃避的,但是,嘆息不是人生永恒的主題。勝過嘆息的武器,就是向耶和華神禱告。一個基督徒的生命如何,禱告就如何。越禱告,生命就越來越豐富。大衛(wèi)的一生,可以告訴我們,什么時候禱告放在心上,什么時候生命就豐富。弟兄姊妹,大衛(wèi)在這首詩篇中,向耶和華祈禱的不是別的,就是“眼睛光明”。他為什么向神發(fā)出這個請求,原因是他在“四面楚歌”下,一天到晚以淚洗面。他的眼睛經常出現(xiàn)眼花的情況,視力非常不好。我們也有這個經歷,憂傷使骨枯干,使眼睛無神。這里大衛(wèi)給我們在禱告上指點,向神祈禱必須實在,千萬不要轉彎抹角,用許多詞匯形容自己的祈禱內容的重要。大家都知道,神喜歡人的就是心靈和誠實。弟兄姊妹,大衛(wèi)祈禱眼睛光明的另外一個事實,就是他嘆息的背后,就是他靈里面的眼睛也出現(xiàn)了模糊,必須祈禱神來開啟。耶穌就人的眼睛醫(yī)治專門有一個教導,他特別提出的就是我們心靈的眼睛,如果人心里的燈黑暗了,這種可怕就大了,就是“全身黑暗”了。所以,大衛(wèi)祈禱耶和華來醫(yī)治的眼睛是非常及時的,必要的。從第3-4節(jié)看,大衛(wèi)這樣向耶和華祈禱,就是要神在大衛(wèi)的敵人面前得勝。弟兄姊妹,大衛(wèi)是一個智慧者,也是一位實在者。他這祈禱不是為了自己,乃是因為他是耶和華的人,讓耶和華的名得榮耀。這常常是我們所忽略的。
三、感恩 大衛(wèi)禱告的另外一個特點,就是他禱告蒙耶和華聆聽的關鍵就是他會在禱告的尾聲中,向耶和華發(fā)出感恩的心。這就是一個蒙神喜悅的,合神心意的人關鍵。他說:但我依靠你的慈愛,我的心因你的救恩快樂。大衛(wèi)說這話,他從嘆息、憂愁中向喜樂走去。弟兄姊妹,一個仰望神的人,神一定站在他的身邊幫助他,扶持他。保羅也有過這體會的。在我們經歷痛苦,并在痛苦中向神的禱告以后,只要我發(fā)出一點點的感恩,就感到力量的到來。對于一個基督徒而言,圣經說:凡是謝恩。是神在基督耶穌里向我們所定的旨意。弟兄姊妹,感恩讓你與神親近;感恩讓你與父母親更加親近;感恩讓你與領導更加親近;感恩讓你朋友更加親近;感恩讓你與教會親近;感恩讓你與身邊的親人更加親近;感恩讓你與弟兄姊妹之間更加親近。一個家庭有感恩的心,這個家庭就有溫暖;一個教會有感恩,這個教會就和諧,就發(fā)展。大衛(wèi)的感恩,讓他的“四面楚歌”變成了“祝福滿滿”。弟兄姊妹,我們的感恩,會讓我們第一城教堂更加興旺!
讓我們共同為明年第一城基督教堂建堂十周年感恩大禮禱告,為創(chuàng)建“五星級場所”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