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賽53:8--12;林前1:18--22;路:23:31--48
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提到: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南宋詩人文天祥在《過零丁洋》一詩中有這樣一句話,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在紀念耶穌受難的日子里,我們一起分享一個題目:《同釘十字架,意義卻不同》。這是一個非常傳統的題目,但今天我們在傳統的題目中分享出不同的信息來,讓今天的我們知道耶穌的死和兩個強盜之間的死有什么區別?
一、為我們的罪而死
1、耶穌能不能不經歷十字架的酷刑 這個問題在圣經中就提過,耶穌對這個問題專門作了回應。《馬太福音》第26章是這樣記錄的: 說話之間,那十二個門徒里的猶大來了,并有許多人帶著刀棒,從祭司長和民間的長老那里與他同來。 那賣耶穌的給了他們一個暗號,說:“我與誰親嘴,誰就是他。你們可以拿住他。”猶大隨即到耶穌跟前說:“請拉比安。”就與他親嘴。 耶穌對他說:“朋友,你來要做的事,就做吧!”于是那些人上前,下手拿住耶穌。 有跟隨耶穌的一個人,伸手拔出刀來,將大祭司的仆人砍了一刀,削掉了他一個耳朵。 耶穌對他說:“收刀入鞘吧!凡動刀的,必死在刀下。你想我不能求我父現在為我差遣十二營多天使來嗎?”
弟兄姊妹,耶穌如果不執行天父救贖人類的計劃,也不用心去愛我們人類的話,他完全輕輕松松離開那里。為什么祂能?因為祂是神,一切都在祂的掌握之中。
弟兄姊妹,我們有沒有思想一個問題,在我們信仰的旅程中,如果遇見非常麻煩的事,甚至要威脅到我們的生命,我們該怎么去選擇?這事,在十年動亂的年代,我們一些牧師、甚至信徒都會遇見。有的人選擇離開,這不僅僅是聚會場所的離開,而且離開了信仰。可悲!
2、他付出神圣名譽的在十字架上
耶穌在三年的傳道生涯里,留個人們的是一個良善的夫子,行異能的權能者,醫治人疾病的大醫生,饑餓人的供應者。但是,為了我們人類的救贖,他就擔當了我們的罪。祂怎么擔當?用自己的名譽來擔當,這種擔當是犧牲的擔當,被人侮辱的擔當,身份被人質疑的擔當。箴言書告訴我們,美名勝大財。中國人和猶太人一樣,是非常考究一個的面子。主耶穌作為一個完全的人,耶穌注重自己的身份不容玷污的。
弟兄姊妹,我們往往為了名譽、面子,會在一些地方不加場合為自己爭辯。結果呢?我們要知道一個道理,在特殊情況下的沉默比金子還好。耶穌,為什么在這些人面前如此沉默?因為,他懂。我們跟隨主幾十年的人,是否也懂呢?
3、他付出年輕的生命在十字架上
耶穌在童年的時候說過,當以父的事為念。但是,主耶穌盡上一個大兒子必須承擔的家庭義務,直至30歲才正式傳天國的福音。30這個年歲對于一個人而言乃是而立之年,年輕力壯的階段,應當為這個家庭盡上更多力量。但是,他為了我們將年輕的生命犧牲在十字架上。
弟兄姊妹,難道耶穌不珍惜自己年輕的生命嗎?難道不想孝順自己的母親嗎?當然不是。祂在十字架上還沒有忘記母親今后的贍養。他把自己的母親托付給靠近自己胸膛的人。他為了我們更多年輕人的生命,祂義無反顧走向十字架。
弟兄姊妹,生命可貴,信仰崇高。對于主自己而言,順服神旨,使命崇高。今天的我們,神不需要我們為了信仰他而舍己,只是希望我們學他的道,領了他的教,就應當踐行他的教導,用自己年輕的生命好好服侍。
4、他付出完全人的身體在十字架上
耶穌是神,也是一個完全的人。作為人,被釘在十字架上。鐵釘釘在手上和腳上,乃是什么感覺?是撕心裂肺的感覺。就如同以賽亞先知預言他受難的場面:“他被欺壓,在受苦的時候卻不開口,他像羊羔被牽到宰殺之地,又像羊在剪毛的人手下無聲,他也是這樣不開口。”弟兄姊妹,他為什么不開口為自己申辯?因為他知道:耶和華以他為贖罪祭。將他的命傾倒,以致于死。目的是擔當多人的罪,又為罪犯代求。
弟兄姊妹,耶穌在十字架上確實為罪犯代禱,把自己的死置之度外。在十字架上,他沒有一句話為自己的痛叫一聲。而我們呢?就一根小刺釘在手上就覺得難受。而且這個小刺不是為了別人而刺的。但是,耶穌的被釘是因為我們的罪,而且釘的是鐵釘。弟兄姊妹,這一切都要因為我們的罪。耶穌釘在十字架上為我們的罪而死(dieforsin)。祂的死在祂的“成了”聲中,是在圣殿的幔子裂開之間。一條又新又活的道路在祂為我們的罪而死的時候正在開通。
二、在十字架上的悔改者
耶穌在十字架上,那二個強盜也在十字架上。這個世界真是稀奇。稀奇在一個救恩同時面對給二個犯罪的人,其中一個人在釘在十字架上的時候,能夠聆聽同釘十字架上的耶穌七句金言。認識到自己是一個該死的人,應當受到釘在十字架。他知道自己是死在罪中(dietosin)。所以,他在死之前就求告主,希望耶穌在得國降臨的時候,求你紀念我。同時,這個悔改的強盜還指出死不悔改的強盜,你既是一個受刑的,難道不怕神嗎?
弟兄姊妹,這個世界的“世”是有3個十字架聯合而成的。我們也是其中的一個十字架,耶穌說,要背起自己的十字架來跟隨主。這自己的十字架就象那個悔改的強盜一樣,認識自己的罪,并且認識到自己需要耶穌來救贖,渴望在將來的某一天聽見主的邀請。如果我們徹徹底底的象那個強盜一樣悔改,耶穌也會答應我們的請求。
三、在十字架上的諷刺者
同樣在十字架上,一個強盜知道自己現在受的刑與自己犯的罪是相稱的。但是,另外一個強盜就不斷地諷刺耶穌。大家聽聽他的諷刺:你不是基督嗎?可以救自己和我們吧。
弟兄姊妹,大家說說,耶穌能不能從十字架上下來嗎?他當然能。但他不能下來,因為他正在用自己的生命來救贖全人類。如果下來了,這個強盜就哈哈大笑了。因為這是魔鬼發出的聲音。我們再想想,這個世界就是存在這些諷刺耶穌的人群。但是,耶穌選擇了沉默。這倒是符合這一句話:無聲勝有聲。在今天的環境中,選擇沉默更能有助于福音生存與發展。耶穌的沉默,是智慧,是聰明。難道我們不應當學習嗎?
不過,這個強盜千千萬萬沒有想到自己會在十字架上。從他諷刺的情況看,這個強盜曾經一定的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的人,是強盜中的強盜。在他看來,只有他能夠要別人的命,沒有人可以要他的命。他以為自己可能還會逃過這一次,所以他就不斷的諷刺耶穌說,你能救自己和我們吧。弟兄姊妹,我們看看今天一些人難道不是這種人嗎?
弟兄姊妹,十字架的酷刑就在于將人的水和血慢慢地從釘痕中流出來,所以這個強盜一開始沒有意識到真的會死,所以他如此諷刺的。這個人在十字架上是向著罪死的(dieinsin),這種人的死是輕于鴻毛。
四、耶穌基督并他十字架是福音的中心
基督教到底傳什么?在受難紀念的日子,這個問題值得大家思考?基督教從巴勒斯坦出來,在西方得到生存與發展,形成一整套辦好教會的方法。今天,我們在中國如何讓基督的福音得到人民的認同,是教會必須思想的課題。保羅在羅馬和希臘文明高度發展的情況下,他總結了一個非常寶貴的,就是他不知道別的,只知道耶穌基督并他釘十字架。基督教一路走來,始終如一秉承這個中心。因此,十字架是基督福音的中心,離開講十字架的道,就不是基督的道。
現在,我們看到一些教會的活動亂七八糟的,幾乎和精神病院差不多。哭的、鬧的、躺的、嘔的等等,把一些說成圣靈充滿。弟兄姊妹,十字架因為耶穌而創造神人和諧的奇跡;十字架因為耶穌的受死而成為救贖的符號;十字架因為耶穌的平靜而成為人人和好的約定。教會是十字架福音的田地,不應當成為不堪入目的地方。
弟兄姊妹,今天是受難節,我們默默地流淚,這是感恩的淚水,也是懺悔的淚水。面對十字架,就想到了耶穌為我,為你,用他自己的血染紅了十字架。保羅在談到十字架道理的時候,總是和猶太人要什么,希臘人要什么聯系起來,目的讓他們知道十字架的道理核心就是愛神與愛人.救贖世人脫離魔鬼的控制,回歸到神的里面。這也真是主耶穌在十字架上的最后一句話:成了。
2018,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