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福音20:1--18
弟兄姊妹,今天是基督教重大節日--復活節。在人類歷史上,讓人們不可思議的事情很多,但耶穌的復活,成為了最為不可思議的中心。 即使到了今天,即使在我們教會內部,就是我們中間的人,對于耶穌的復活,仍持有疑惑。因此,人死不能復生,似乎成為一個真理。然而,人死不能復生,沒有成為永恒不變的真理。在耶穌復活之前,死人復活的事雖然鳳毛麟角,但還是存在。《圣經》也記載了一些死人復活的事,例如,以利亞使寡婦的兒子復活,以利沙使婦人的兒子復活,彼得使多加復活,包括耶穌使拉撒路等人的復活,這些復活使他們的生命得到了一段時間的延續。只有耶穌基督自己的復活,才是解決人類生命永恒的關鍵。也只有耶穌的復活,才能成為人類復活的初熟果子。他的復活,開辟了人類一條又新又活的人生之路。正如保羅所說,“死啊,你的毒得勝的權勢在哪里?死啊,你的毒鉤在哪里?死的毒鉤就是罪,罪的權勢就是律法。感謝神,使我們藉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得勝。”(林前15:55-57)今天和大家一起重溫耶穌復活那天清晨的點點滴滴。
一、七日的第一日,與復活主相遇。在舊約中,猶太人敬拜神的日子是禮拜六。十條誡命中,把禮拜六定為圣日。到現在,猶太教和基督復臨安息日會、真耶穌等教派的人,仍然將這日子看為圣日。但是,大部分的基督徒已經從這個日子中走了出來,因為我們相信耶穌基督復活的日子,是神為人類賜下新生命并是賜下永恒生命的日子。這一天,是耶穌與魔鬼爭戰并且得勝的日子;是生命之主將人類的生命從亞當的世界中救贖出來的日子;是耶穌從陰間和墳墓中走出來的日子;是抹大拉的馬利亞在陵園中與復活主相遇的日子。這一天早晨,耶穌的復活改變了人類敬拜神的日子,是人類敬拜神的良辰。我們現在習慣把這一天叫做“主日”,也就是紀念主復活的日子。七日的第一日,她與復活的主相遇,給她的就是信心與力量。就如同“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的道理一樣。我們要確保一個禮拜有力量,主日禮拜就是我們支取知識、智慧與力量的日子。
按照教會的傳統,這一天早晨,弟兄姊妹之間要清晨起來,互相問候“主復活了,主果然復活了。”現在,我們可以通過信息、電話和微信的方式互相問候。有的教會在這一天,準備了一些蛋放在花園中,讓小孩們在花園中尋找,培養他們從小對于生命的追求。對于大人,教會預備一些雞蛋,讓大家在雞蛋上畫一些花草、兔子等等,通過牧師祝福,大家在過復活節的時候,互相交換雞蛋。教會通過這些形式,傳遞人與人的愛心與友誼,以此方式傳遞基督復活的喜訊。
二、心動需要行動,有愛就無懼怕。這幾個婦女,在教會歷史上,無人可代替她們的地位。因為她們幾個人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批去耶穌墳墓尋找主的人,其中的抹大拉馬利亞,是第一個看見耶穌復活的人。今天,在這里傳遞主復活喜訊的時候,這些姊妹的行動仍然值得我們學習。
(一)這些姊妹在主傳福音的事工上,用感恩的心,把自己的生命與福音事工聯系在一起。教會在初創時期,貧窮是他們的主要特征。但是,他們為了主的福音,不僅學習跟隨,而且將自己的財產完全奉獻作為耶穌當時傳福音的活動經費。愛,需要行動;行動,需要信心。她們之所以愿意在七日的第一日清晨最黑暗的時候,義無返顧地到耶穌的墳墓那里,一個很重要的事,就是他們沒有忘記主耶穌給她們的恩典。一個基督徒的內在生命如何,關鍵就在于有沒有把感恩的心通過自己的行動見證出來。一個教會的生命,關鍵就是培植我們的感恩之心。現在的教會環境是歷史上最好的日子,我們為這么好的教會環境有沒有向神感恩,通過向神感恩,來感謝我們的政府,來感謝我們的領導,來感謝我們的教會,來感謝我們的父母親,來感謝我們的至親好友,來感謝我們的弟兄姊妹。一個教會有了感謝,教會遇到再大的困難或者麻煩,就像耶穌復活的早晨,這幾個婦女在最黑暗的時候一樣,復活的主一定顯現給正在面對困難的我們。
(二)她們的愛,讓我們懂得愛的力量。弟兄姊妹,我們可以思想一個問題,清晨在什么時候最黑暗?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黎明前的黑暗”。這些婦女,因為心中有愛,就不懼怕黑暗。正如《圣經》所說的,在愛里就沒有懼怕。沒有特殊經歷的人,就不可能產生這種愛。抹大拉的馬利亞的人生經歷,她清清楚楚地知道,如果沒有主的愛,她的生命早已不存在。因為她曾經被7個魔鬼捆綁,使她的人生充滿黑暗。她深深地知道,能夠如此生活,這一切都是因為主的拯救。我在主里認識一個弟兄,他曾經見證說:20世紀80年代的一個晚上,因為那個時候教堂還沒有,宗教政策還沒有落實,可以說整個社會環境對于宗教而言,仍然是黎明前的。但為了主的福音,他們只能在晚上偷偷地聚會,而且聚會的地方往往選擇比較貧窮的村莊。因為這些地方,當時很少人去關注的。被人遺忘的,往往被神看中。神跡,在那個年代成為我們傳福音的見證力量。為了讓更多人得到福音,這些傳道人就利用晚上這時間進入窮鄉僻壤的家庭。他說,這些特別貧窮的村莊,墳墓卻有許多。無論你從那一條路進入這個村莊,墳墓是繞不過去的。我們都知道一個事,怕什么就來什么。他的自行車偏偏就在墳墓那里鏈子卸掉了。那個時候,他聽見墳墓那邊的一切在風中發出凄涼的聲音,鏈子在他手上顫動。弟兄姊妹,假如這個他是你,你會害怕嗎?當然,人生其實沒有如果,只有后果和結果。他害怕的根本原因,就是因為他和墳墓里面的這些人沒有愛的存在。但是,他因為愛這個村莊里面的需要他關心的人,他在害怕中向神默默禱告,就在這個時候,另外一個傳道人也慢慢過了,一首《基督得勝歌》勝過了墳墓那里的凄涼的聲音,他也在那里唱起這首歌。一首得勝的歌,將他害怕的心變成勇敢的心。正如神給約書亞的話:“你當剛強壯膽!不要懼怕,也不要驚惶,因為你無論往哪里去,耶和華你的神必與你同在。”(書1:9下)
馬利亞她們之所以在黑暗中沒有懼怕,就是因為她們與主耶穌之間那份福音之愛,生命之愛 。如果我們與主之間能夠保持曾經的福音和生命之愛,我們在尋求主的道路上就沒有了懼怕。
(三)她們沒有懼怕,因為主是她們的目標。在她們的心中,目標沒有許多,只有惟一。雖然那里有許多個墳墓,但耶穌的墳墓是她們惟一尋找的目標,而墳墓中的耶穌是她們惟一想膏的人。惟一,是一個人信仰之路上的關鍵。我們現在遇到什么事,有的時候之所以懼怕,就是我們的心中對于主的信仰沒有實實在在的成為惟一。在3月1日,我在辦公室里聽見有一個姊妹說一個老信徒竟然既要領圣餐,又還要做迷信。一個人的信仰目標,不能成為移動的對象。馬利亞她們的心中,沒有第二個目標,她們有的就是為耶穌預備了香膏。雖然這香膏對于復活的主而言,不再需要,但是她們的愛心,主卻深深知道。弟兄姊妹,我們的心對主專一嗎?如果你對主有專一的心,無論你奉獻什么,主是你惟一的依靠。
三、面對空的墳墓,唯她堅定心志。她們勝過了黎明前的黑暗,卻勝不過空墳墓的事實。與抹大拉的馬利亞同行的這些婦女,和后來趕到耶穌空墳墓的彼得、約翰,他們忘記了主曾經告訴他們,他復活的預言。人,往往就是這樣。本來就要看見黎明的到來,卻在等候中缺乏堅持。一個成功者的秘訣之一,就是他們的堅持。那么這些經過黎明前黑暗的她們,為什么沒有和抹大拉的馬利亞一樣堅持在陵園尋找?一些解經家作了許多的猜想,但我不想把時間放在這個上面。作為今天的我們,當我們自己追求的目標出現一種狀況的時候,是堅持還是離開,其實也很難決定。在我們信仰的隊伍中,有多少人走了一段路程就離開教會,還有的走了一半離開羊群,可惜的就是那些已經走到即將黎明的人。這些人的離開,就是他們對主耶穌講的復活的道理沒有懂得,沒有從內心深處去思想基督的福音核心是什么。弟兄姊妹,我們這些人真的明白主的福音嗎?耶穌基督的福音到底什么?我們信仰要的到底是什么?這些問題其實我們不能回避的。抹大拉的馬利亞在陵園中,天使提出“為什么在死人中找人?”的問題,并沒有讓馬利亞豁然開朗。就像今天的教會講臺告訴我們說明一個人要從思想上真正認識主耶穌是復活的主,是需要一個過程,而這個過程必須在自己信仰的堅持中獲得的。沒有信仰的堅持,就會在信仰中倒下。她雖然沒有茅塞頓開,但是她的堅持,卻感動了已經復活的主。耶穌基督為什么在她的尋找中,沒有馬上、立即顯現在馬利亞面前,目的就是培養她的耐心等候。圣經說,等候耶和華的人,必重新得力。她那在尋找中的等候,在等候中的堅持,我們的主非常感動:馬利亞。弟兄姊妹,我們在信仰耶穌的道路上,神也會給我們一段尋找他的時間,你有耐心嗎?你能堅持到最后嗎?堅持到底的人,耶穌會像叫馬利亞一樣叫我們的名字。這是多大的福!
四、轉過身來的她,夢想成為現實。對于馬利亞而言,她的夢想,就是能夠尋找到耶穌。人,有了夢想,就有了追求。信仰,就是夢想的最高境界。我們的最終夢想,就是與主同在。但是,夢想,就應當像馬利亞一樣,在堅持中尋找,在尋找中堅持。夢想成為現實,需要我們在信仰道路上要有不懈的追求。我們可以想一想,一個女人在陵園中不斷尋找耶穌,無論從心靈上,還是肉體上,都讓我們體會馬利亞信念是那樣的堅定。我們問一問自己,我們的信念堅定嗎?夢想成真是屬于信仰堅定的人。耶穌基督就是喜歡信念堅定的每一位弟兄姊妹,正如耶穌的弟弟雅各所說的:“只要憑著信心求,一點不疑惑;因為疑惑的人,就像海中的波浪,被風吹動翻騰。這樣的人不要想從主那里得什么。”(雅1:6-7)因為馬利亞堅定的信念,在耶穌叫“馬利亞”的聲音中,轉身過來中得到實現。我們往往沒有獲得這個與主面對面的機會,是因為我們的信念在堅定中繼續,在繼續中沒有很好追求圣經的真理,與主缺少對話,因而對主的聲音沒聽出了。弟兄姊妹,由于我們沒有很好地讀經,不太懂得耶穌的話,所以我們錯過了許多的機會。如果我們聽得懂主的聲音,就應當像馬利亞一樣毫不猶豫地轉過身來,復活的主一定與你交通,賦予使命。
五、順服主是真愛,傳遞主的復活。一個人有信念,有信仰是非常好的。但是,如果不轉過身來,你依然無法實現自己的夢想。我們現在有的時候,信仰有時候很毛毛躁躁的,那里好,就往那里去,結果非常不理想。但我們有些仍然沒有停止腳步,自以為熱心得很呢?結果,有的人進入了邪教,也有的偏離了基督教的基本信仰,陷入異端。信仰的堅持,必須建立在主耶穌的話語上。馬利亞就是這樣的人,她一開始的追求就是為耶穌的身體抹香膏。這的確是她的愛心,沒有什么錯誤。但問題是,復活的耶穌需要的不是她的香膏,而是把他復活的喜訊傳遞出去。作為馬利亞,她見到了復活的主,心里一定非常的激動,所以她特別想摸一摸耶穌。但這個要求主耶穌沒有同意,為什么呢?其實,我們也不需要問主為什么不同意馬利亞的要求。順服,就是我們要學習的。圣經說:聽命勝于獻祭,順從勝于公羊的脂油。作為神的仆人和兒女,順服是必須學習的。保羅就是一個學習順服并且成功的人,他的體會就是攻克己身。馬利亞之所以成功順服,就是她接受并且遵守主的教導。她沒有繼續提出摸一摸的要求,而是按照主的吩咐報告主復活的喜訊。
親愛的弟兄姊妹,主復活了,主果然復活了。讓我們一起隨著馬利亞傳遞主復活喜訊的腳步。